又见关分行!年内多家外资行加速调整网点布局 资源优化趋势不可阻挡

景咚科普

  财联社7月9日讯(记者 郭子硕 实习记者 蒋习)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7月8日公示,批准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渣打中国”)关闭哈尔滨分行。此外,渣打中国年内还关闭了5家分支机构,分别是青岛香港中路第二支行、济南高新支行、深圳前海支行、武汉外滩支行和广州番禺支行。

  从行业层面看,外资银行在华分支机构调整节奏加快。财联社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上半年,共9家外资银行合计关闭32家在华分支机构,较去年同期的 26 家显著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调整并非单向收缩。今年上半年,外资银行仍有4家新分支机构获批设立,集中于长三角、大湾区等经济活跃区域,包括东亚中国深圳福田支行、渣打中国杭州钱江新城支行等。此外,汇丰中国在整合部分网点的同时,将多家分行、支行升级为旗舰行,聚焦财富管理业务,北京、成都、广州等地旗舰行已陆续展业。6月24日,西班牙桑坦德银行有限公司获批筹建深圳分行。

  对于网点调整的核心逻辑,业内观点一致指向 “资源优化配置”。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关闭的多为业务不饱和、效益差的网点,而在长三角、大湾区等区域新设或升级网点,可依托跨境金融优势对接企业需求,结合线上服务实现协同增效。

  32家分支机构关闭,业内:聚焦资源优化与区域深耕

  从行业来看,外资行在华网点调整加速。财联社记者依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渠道统计发现,今年上半年共9家外资银行的32家分支机构获准退出,涉及汇丰中国、渣打中国、恒生中国等。其中,汇丰中国关闭了13家分支机构,渣打中国关闭5家分支机构。整体上看,今年上半年关闭的外资银行分支机构数量明显高于去年同期。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告诉财联社记者,外资行在华分支机构关闭速度加快,是市场竞争、运营成本及数字化转型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资银行竞争压力大,外资行个人业务拓展难;线下网点成本高,业务量未达预期时负担重;同时客户对物理网点依赖下降,外资行转向线上服务,进而缩减低效线下分支。

  不过,这一调整趋势并非外资行独有。中资银行也面临类似的压力。财联社记者统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数据发现,今年上半年约有2677家“商业银行”的线下网点获准退出,这一数字已经高于去年一整年的数据。

  对于外资行后续发展,王蓬博表示,“可从业务、技术、合作等方面入手”。业务上,深耕跨境金融和财富管理;技术上,加速数字化转型;加强与中资机构合作,弥补短板;人才培养上,注意适应市场和客户需求。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景咚科普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