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葡萄酒出口海外,是否也有“味”的调整?

景咚科普

  最近,《华夏酒报》记者在参加国际葡萄酒会展时发现,一些供应链商在展示他们的产品时,带来了许多偏甜的葡萄酒,然而,这些产品似乎并没有得到国际买家的普遍认可。这不禁让《华夏酒报》记者开始思考:我们的国产葡萄酒出口到国际市场时,是否要对产品的“味道”进行相应的调整,特别是酸度方面?

  众所周知,中国消费者普遍对甜味有着较高的偏好,这也是为什么澳大利亚葡萄酒能在中国市场占据重要位置的原因之一。因此,为了迎合这种口味偏好,许多葡萄酒企业在生产干红葡萄酒时,会特别强调其甜美感;而在生产干白葡萄酒时,则会根据消费者的喜好,适当降低产品的酸度。这样的调整旨在提升产品在市场上的吸引力,进而获得更好的销售表现。

  但不可否认的是,国际市场上的消费者口味多种多样,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对葡萄酒的酸度、甜度、单宁等口感特征有着不同的喜好,并且因为市场更为成熟,消费者更加理性,对葡萄酒的品质和特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国产葡萄酒是否会调整产品以迎合国际口味呢?

  就采访结果来看,答案是否定的。

  “风土可以自洽,这也是中国葡萄酒的魅力。葡萄酒消费市场本来也是多样化的,不存在一个口感适应所有人,所以,努力做好自己即可。”西鸽集团董事长张言志在接受《华夏酒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无论是出口还是内销,西鸽集团都坚持保持产品的风土特色。

国产葡萄酒出口海外,是否也有“味”的调整? 第1张

  对此,青岛华东葡萄酿酒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帅强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采访中,他告诉《华夏酒报》记者,目前,华东的主要市场仍在国内,尽管有少量产品出口到俄罗斯,但无论是在国内销售还是出口的产品,都会保持一致性。

  “我们的强项就是干白这个品类,酸是干白的酒体骨架,一个40年全产业链聚焦做干白的企业,不会随便改变产品的风格,最多考虑出品个别的半干类差异化产品。”魏帅强如是说。

  的确,“‌以不变应万变”‌是许多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策略之一。

  “对出口产品进行特别调整并不实际。”GVS总经理陈子豪对《华夏酒报》记者分析指出,考虑到葡萄酒的出口量相对较小,进行专门的调整既不经济也没必要。

  不过,他进一步指出,近年来,国际葡萄酒市场上的流行趋势对产品的风格产生了显著影响,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葡萄酒酸度的提升。这一变化不仅出现在澳大利亚等新世界葡萄酒生产国,中国的葡萄酒产业也不例外。

  “不少新锐酿酒师和酒庄已经积极响应这一趋势,致力于酿造更为清爽、酸度更高的葡萄酒,以适应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陈子豪分析道。

  说到底,葡萄酒是风土的产物,是自然的馈赠。它能成为全世界流行的饮品,正是因为其差异化和个性化。当每一片葡萄园、每一个年份都能赋予葡萄酒独特的风味和故事时,这种多样性便成为了葡萄酒的魅力所在。

国产葡萄酒出口海外,是否也有“味”的调整? 第2张

  正因如此,消费者在品尝来自不同产区的葡萄酒时,不仅能享受到各种风味的美妙,还能感受到每个产区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这种体验远超单一口味所能带来的享受,也为葡萄酒爱好者提供了更多的探索空间。

  所以,越来越多的中国葡萄酒庄和酿酒师们致力于保留和展现各自产品的独特风土特色。这不仅体现了他们对自己产品品质的信心,也有助于维护其品牌的独特性。从长远来看,这或许是中国葡萄酒走向世界、赢得国际消费者信任的重要途径。

  无论是面向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保持葡萄酒的原汁原味和风土特色,不仅是对消费者负责的表现,也是对葡萄酒文化的一种尊重和传承。毕竟,当“不一样”反而成为了竞争优势,葡萄酒的魅力也会得以延续。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景咚科普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