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美国东海岸创下少见的闷热“黏腻感”。NASA 戈达德研究所的博士后 Casey Ivanovich 去年提出了“黏腻指数”,用气温与湿度的组合来量化那种又热又湿的体感。她称,纽约市今夏的平均“黏腻度”已接近佛州水平。医学上,潮湿热对人体更危险,因为高湿会抑制出汗散热;据 CDC,极端高温每年在美国致死逾 700 人。
研究人员将异常潮湿的春初与初夏叠加随后高温,认定是今夏美东闷湿的主因;较常年更暖的北大西洋海温也持续向陆地输送水汽。华盛顿特区记录到自 1933 年以来最潮湿的 7 月,美国东南部多地平均气温亦显著偏高。Ivanovich 解释,“黏腻指数”能拆分热与湿的驱动:当湿度比温度更主导时,体感最“粘”;先变暖再显著变湿,会比“先湿后暖”更难受。
国家气象局预计,本周东海岸仍将遭遇阶段性高温。即便温度不再极端,湿度或气温的轻微上扬也足以让“黏腻感”卷土重来。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景咚科普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